本网讯(美高梅4858线路登录 张夏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有这样一些人,将自己的毕生献给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国家的栋梁,犹如一树繁花,即使终化泥土,但染香了无数人的人生。这个夏天,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将与退休老教师们共同创造这份感动。
带着对老师们崇高的敬意,晚晴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队员们满怀期待地拜访了安徽师范大学原化学系教授孙益民老师。孙老师是化学与材料科学学方面的资深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在材料科学、天然产物科学、物理化学、计算化学等方面都深有研究,在学术、教学、科研领域硕果累累。
{图为志愿者拜访孙老师的路上)
无悔教育,躬身一生征程
“孙老师真的太热情了,本来还很担心老师可能会因为与我们不太熟悉而产生交流的阻碍,可是结果却让我们甚是感动。”队员张夏晴说,这是她结束拜访后的第一感受。
针对如何评价自己的从教生涯,孙老师选择用“忠诚”二字来描述,“一时间想不到什么词语,但是应该没什么能比忠诚更适合的了”。孙老师对教育事业始终心怀赤诚,他从不后悔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份工作,而与学生们共同探讨进步的日子也让他颇为怀念。孙老师将半生的时光奉献给了教育,将自己的青春留在了三尺讲台。愿在三尺台,来做养花人。
孙老师的一番教导也让队员中的师范生成员产生了极大的心灵碰撞,坚定了他们选择这条路的信心,用孙老师的话来说,“和学生共同讨论一个问题,远比和其他一些忽略学术的人探讨知识更加令人享受,而我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更让我感受到教育所蕴含的意义。”教育对于每个人来说肯定都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但是对于教师而言,教育事业是他们毕生心血的凝结,是对无数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的满足,是对三尺讲台的热爱。
(图为孙老师与队员亲切交谈)
专注学术,共建伟大祖国
当谈起对于当代青年的建议时,“专注”是孙老师反复强调的主题。从选择化学教育到研究计算机,从探讨理论知识到应用于各个领域,孙老师对于学术研究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孙老师研究领域涉猎范围之广让队员们推崇备至,3D打印,神经网络……孙老师将所学知识全部应用到了实际的生产生活中,让知识不仅仅印在纸上,更活跃在每一天的生活里。在拜访过程中,孙老师向队员们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利用3D打印技术雕刻出的金属,让志愿者们大开眼界,无一不赞叹现今科技的飞速发展。
对于学术的专注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发展,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大国工匠”具备的风范。正如孙老师所说,“我们只有专注于学术研究,才能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当孙老师谈到对祖国的祝福时,脸上洋溢着的喜悦以及由心而发的祝福也让团队的每个人更加清晰了这份归属感。
(图为孙老师与志愿者合影)
以声传情,点亮人生航道
当队员们与孙老师讨论起未来人生的规划时,因被“师范”固化想法的队员们大多认为自己只能选择教书育人的事业,孙老师立马纠正了他们的想法,“很多公司对于专业是没有太大要求的,你们学的专业知识并不比别人少,只要学得好,怎么会被淘汰”。这番话让队员们豁然开朗,是啊,他们不仅是师范人,也是具有专业素养的化学人。孙老师的一番话让队员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对未来的事业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拜访过程中,晚晴志愿团队也很荣幸见到了孙老师的爱人。在热情招待了队员后,她对团队的志愿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希望他们能够切实地为退休老教师提供一些服务,并且能够将这样一份美好的精神传递下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做为新时代感召下的青春代言人,青年们肩负着历史给予他们的时代重任,前行之路任重而道远,青年强则国家强,和孙老师交流的这短暂却宝贵的一段时间让每一位队员受益匪浅。
告别了孙益民老师后,晚晴小队的志愿之路仍在继续,迎着晚风与晴曦,他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