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须回答好三个问题 ·
人才市场时常场面火爆、人山人海,如何在人流拥挤的环境中顺利实现求职目标?一个直接影响成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短时间的洽谈接触中迅速引起用人单位对你的兴趣与重视?笔者认为,除了准备好一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的个人简历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三言两语介绍好自己。
大凡用人单位在场馆式人才市场上招聘人才,总想迅速了解应聘者的工作经历、实际能力与业绩、任职资历等核心要素,至于你所学的专业、学历、毕业学校、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素质、年龄、户口、籍贯等基本情况,在你的简历上已经一目了然,无需细问。那么,“洽谈”的内容就该是最能引发用人单位兴趣的东西,笔者根据多年采访人才市场的经验,在此提醒求职者,要集中回答好这么三个问题:第一,你“曾经干过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突出你“曾经干好过什么?”即取得过怎样的工作实绩、有过哪些技术革新或专利发明、发表过什么论文、打开过哪些销售渠道、创造了多少经济效益等等;第二,“你能干什么?”回答这个问题要表明自己的能力特长适合干什么,说出自己足以胜任招聘岗位的理由并摆出证据或事实;第三,“如被录用,你将怎么干?”回答时,要大胆说出自己的设想,或用建议的方式,向招聘单位出点子,表明自己的胸有成竹和深思熟虑。记者曾亲眼目睹一位来自南方的某国企供销科长应聘沪上一家大公司区域经理之职的过程:他在递上个人简历的同时,简练地说明自己任职5年供销科长,一直接触各种机械泵产品,在华东地区有业务渠道和客户关系,有把握完成公司销售指标并带领团队扩大市场份额,并建议公司在开拓初期适当提高提成比例,以提高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三言两语回答了"曾经干过什么、能干什么、怎么干,“一拍即合”“成交”了。
求职莫受流行观点的左右
求职的艰难使得关于求职指导成为一种热门,而有些流行在求职场上的观点却是似是而非的,如果求职者轻易被这些观点牵着鼻子走,那么可能会在求职中碰壁。
误区一:遇有裁员的公司就打退堂鼓。找工作应避免去那些正在解雇员工的公司,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公司可能恰好就是求职人的好去处。有许多这样的公司一边在裁员一边却又在招聘,这一点是当今劳动市场上秘而不宣的“秘密”。经历过经济困难的公司往往有最好的工作机会。
误区二:求职时对薪水委曲求全。因为当前经济形势的不确定因素,找工作的人应降低他们的薪水要求,使得他们在用人单位面前更具吸引力。货真价实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在人才市场同样适用。假如你对薪水的要求明显低于市场价格,那么你不能表达出你的自信心。
误区三:一时找不到自己擅长的工作就转行。大丈夫能屈能伸,能跳龙门能钻狗洞的说法,在求职中可能会使你处于更为不利的处境。离开自己熟悉的工作,这意味着你将要与有经验的人竞争,在新的职业中,你可能保不住你的那份薪水。
误区四:倚仗年轻频频跳槽。一般地说,超过40岁的人跳槽是很难找到工作的,其实,在职场上,年轻是资本,而二三十年的工作经历同样是资本。今日的用人单位对老员工有好印象,认为他们有经验,有实干精神。
误区五:失业后长期赋闲在家不主动去找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绝大部分的岗位仍将维持供大于求的状况,人才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竞争激烈。用人单位一般不愿意找那些6个月以上没有工作的人。
误区六:第一次面谈就提出薪金问题。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第一次面谈就提出薪资问题的求职者,可能就成为第一批被淘汰的人。理由是你给了用人单位一个信息,那就是你更关心你自己而不是公司或者你要从事的工作。
误区七:简历过于简单或过于繁冗。在找工作过程中准备一份精心撰写的个人履历最为重要,它能帮助你得到一份工作。个人履历的重要作用仅在于能敲开招聘单位的大门,至于是否真能进入门槛,更在于接下去的考试和面试。
择业中的自我分析
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常与他(她)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及能力等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兴趣、性格等是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做出客观且全面的自我分析。
根据兴趣择业:在择业过程中,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具有一种强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只能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全部依据。因为,只有把它们建立在一定能力的基础上,并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兴趣、爱好才会获得现实的基础,也才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求职者应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努力发展自己的专长,从而使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明确的针对性,确保在求职时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选择余地。
根据性格择业:心理学家认为,根据性格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例如:理智型性格喜欢周密思考,善于权衡利弊得失,故适合于选择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职业;情绪型性格通常表现为情感反应比较强烈和丰富,行为方式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故适宜于艺术性、服务性的职业;意志型性格通常表现为行为目标明确,行为方式积极主动,坚决果断,故多适应于经营性或决策性的职业。
根据气质择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人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有人选择了记者的职业,但生性沉稳、反应迟缓。于是,原先理想的职业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人能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的气质与所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可见,气质不仅会影响一个人职业的选择,而且可能直接影响到具体工作的成败。所以,求职者应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根据能力择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日益提高,社会分工愈来愈精细,各种职业都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求职者在选择职业时,必须了解自己的优势所在,了解自己的能力在哪方面表现得更突出之后,再做出选择。这有助于我们择业的成功,并保证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取得较大的成就。
四因素影响你的职业选择
选择职业是人生一件大事,如果选错了,可能会遭遇许多的挫折与坎坷。求职时,以下四大因素应该仔细掂量:
1、能力特征
任何一种职业对工作者的能力都有特定的要求。如对会计、出纳、统计等职业,工作者必须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对工程、建筑及服装设计等职业的工作者要具备空间判断能力;对飞行员、外科医生、运动员、舞蹈演员等职业的工作者则要具备眼与手的协调能力。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好高骛远或单从兴趣爱好出发,要实事求是地检测一下自己的学识水平和职业能力是否能够适合做某项工作。
2、兴趣爱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人的发展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人们对某种职业感兴趣,就会对该种职业活动表现出肯定的态度,在工作中调动整个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开拓进取,努力工作,有助于事业的成功。反之,强迫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对精力、才能都是一种浪费。
不同的职业需要不同的兴趣特征。一个擅长技能操作的人,靠他灵巧的双手,在技能领域得心应手,但如果硬把他的兴趣移到思辨型的理论研究或与人交往的营销和公关上来,他会感到无用武之地。
广泛的兴趣可以促使人们注意和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为自己选择职业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3、气质类型
心理学家把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四种类型。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反应灵敏,喜欢与外人交往,兴趣和情趣容易变换;胆汁质的人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容易冲动,心境变换剧烈;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显得庄重、情绪不易外露;抑郁质的人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具有内向性。气质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一面,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比较适合一些要求做出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粘液质、抑郁质的人比较适合做要求细致的工作。
不同职业对人的气质有特定的要求,如医务人员要求耐心、细致,飞行员要求机智灵敏、注意力集中等特点。气质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后天也可以锻炼改造,况且纯粹属于某一气质类型的人很少,大多数人都是几种气质类型兼具的混合体。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扬长避短。
4、个人性格
许多工作对性格品质有着特定的要求,要选择某一职业就必须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性格特征。如企业家,除了具备这一职业所要求的气质、能力外,还应具有果断、勇于开拓创新的特征;教师除了具备丰富的知识外,还应具备热爱学生、正直、有责任感等良好品质;医生要求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实践证明,没有良好的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性格品质,就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